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

政治理想化 不如理想政治化


2008年7月,我因為實習關係採訪一場教改團體的聯合座談,
會中他們感嘆:
教改之前,在街頭上爭取這麼久的權利和訴求,
政治人物一句話,一紙公文,就成了政績籌碼,
教育是改革了,但方式、成果/後果和他們的期待相去甚遠,
失望之餘,也開始質疑與政治勢力合作的必要。
時值政黨二次輪替未久,
失勢的民進黨欲重新爭取民間街頭力量的支持,另圖再起,
但也因為「重新爭取」,讓當時的社運團體有所保留。


社運團體的議題訴求多為相對少數,或者相對弱勢的族群發起,
該議題若牽涉到主流勢力,進而引起主流重視時,
代表主流民意的政府、政黨和政治人物也就不得不注意,
該議題也因此獲得引入主流資源來解決的契機
──台灣牽涉到主流的社會議題,至今無一不是靠政府出面,
才有資源獲得較妥善的因應。

政府、主流政黨握有台灣社會最龐大、最多角化的資源、平台和管道,
透過政府或政黨來實現訴求,影響最大也最快。
然而,政府、政黨和政治人物在行事時,
必須考量主流民意的向背,畢竟選票多寡決定政治生存的空間,
這其中包含了各方勢力的利益傾軋,以及社會大眾對議題的瞭解與觀感,
當然,也包括政府、政黨和政治人物本身的既得利益,
因此,社運團體的訴求及實行方式進入政治程序後,
往往面目全非。

既然解決社會議題非找政府、政治勢力不可,
而政府、政治勢力又有各自的本位、利益思考,
推動社會議題者在進入主流領域後,
就必須對此有所瞭解並迂衡對策,
政治勢力要考量主流民意、本身利益、各方傾軋和大眾觀感,
推動議題者也得對此有所考量,有所妥協,才會有所合作。





舉例來說,
國光石化的環評高門檻通過,乃至於停建,
無論其對環境、經濟和周邊居民影響為何,
政府的考量還是為了選舉選票而擱置爭議,
才會有園區本身停建,週邊工程卻未取消的弔詭。
關注這項議題者,就要思考選後政府對此案的可能態度,
最好為政府設想利益各方都能接受的對策,
並擬訂因應,否則就只有輸贏二選一的零和。

再舉個例:
同志議題近年越演越烈,
現已進入國會議事和教育體制,以及前主席的口水,
政治人物的考量主要在於大眾對「性少數」的理解與觀感,
關心此議題者,只有為雙方考量這項理解與觀感的現狀,
提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因應,才有與政治人物對話的空間,進而獲得認可或資源。
全國性大選將屆,握有主流領域門票的同運團體,準備好吸引、因應候選人了嗎?

人說民意如流水,
對弱勢族群來說,主流媒體、政治人物才是流水,
可以覆舟,也可以載舟,
但舟要水載,才到得應許的彼岸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|||||| 熱門文章